中午,一位新来的同学心情不好,闹小情绪,把自己的眼镜掰成了两截,镜片也碎成几块。本想过去安慰她,问一下究竟怎么了,就说:“你把眼镜弄坏了,这几天怎么办啊”谁知,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我到后来都感到心有余悸。
她红着眼睛对我吼:“老子家里有的是钱,老子不能再去配啊,你管老子那么多干嘛?”
听到这样的话,我真的是觉得在她的人生中只要有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和沸腾一时的“我爸是李刚”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不禁开始思考,到底在他的世界里是怎样定义钱的。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是一个独生子女泛滥的时代,一个孩子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为了让他们可以健康无忧的成长,我们的父母付出了太多,汲汲营营地赚钱,起早贪黑的地忙碌,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不必担心生活的琐碎。这样本来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切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他们就会对那些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变得麻木,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去体会自己努力地过程,而当父母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时,他们就会反感不已。
同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无论今后的路是怎样,在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就像这个学生,在与她之前的交谈中发现,从小她就习惯了用钱来解决所有的事情,当她犯错误之后,家长并不是分析指正她的错误,而是当着她的面用钱和势来维护她的错误。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她对责任与错误没有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他学到的就是这样,而总有一天,这些思想会在她的行为中体现出来,酿成恶果。当父母意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
父母能给孩子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相同的是,不管给的是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在给的过程中忽略了到底哪些东西、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
当社会上的“富二代”越来越多,天下的父母其实也该反思自己,自己给过孩子的东西里是不是全部都是对他们好的?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已经给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影响?孩子做错的事情是不是有时其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责怪孩子的同时是不是该想想在她犯错的原因里也包括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