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例咨询个案促使我写这篇文章。中国的家长很多时候会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却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对孩子的爱。
中国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时,通常只表达对结果的关注,父母可能会说:你怎么还在玩游戏?你怎么总想着出去玩?你怎么现在才回来?你怎么就比不上别人成绩好?……父母没有表达出这些指责式问题背后的关心:我希望你多花时间在学习上是希望你有个好的将来,不用生活得很辛苦;我不希望你出去玩是担心你结交不良朋友,染上恶习;我不希望你晚上出去是担心你出事;我拿你和别的孩子比,说你比不上人家,是想激励你努力学习……孩子听到的只有父母的责备,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不认可和否定,而没有听到问题背后父母的关心,在孩子心里形成的看法就很可能是:父母认为自己无法做好,父母不信任自己能够做好!
家长经常诉苦说: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他怎么就不理解我呢?我只能说:因为你没说!这就像恋人之间,为什么明知道彼此相爱,还是希望听到对方说“我爱你!我在“孩子需要‘感性教育’这篇文章里提过,人是偏感性的生物,“明白只是停留在理性层面,孩子也明白父母肯定是爱自己,但父母说出对孩子的关心让孩子听到,让孩子在情感层面感受到父母的爱,“以情动人,更有利父母的教育达到效果!
好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父母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关心和担心,不只是表达对结果的关注!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用言语表达,而不仅仅用行动!
许 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治疗方向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心理老师。近十年心理学学习,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转变工作,有着上百个学生案例、超过2000小时的咨询经验。潜心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不断探求如何有效转变青少年问题行为。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秉持“我们如果能够让一个学生有所改变,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他的一生,以及背后关心他的家人的一生!我们做的是一份承载很重责任的工作!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很难改变,可是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的信念,坚定地为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倾注心力!
许老师教育咨询:
电话:15367887601
微信:15367887601
QQ:202047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