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课间和学生聊天时,无意间扯到了关于父亲的话题。一学生叹气道:“要是我父亲管我的话,我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言辞间,充满了对父亲的埋怨。我本想开导一下他,不料他转身就跑出了教室。也许他需要时间来静一下。
今天,他主动和我聊起了他的父亲。
“陈老师,你知道吗?肖校长讲的关于父爱的故事中,有个故事跟我的情况很相似。”
“真的啊?你看,你父亲对你的爱都可以作典范了,你怎么还能责怪你父亲不管你呢?”
“恩,听了肖校长的讲座,我渐渐能理解我的父亲了。在这里,有老师的开导,我想通了很多,也意识到我们之间的矛盾不能全怪父亲一个人,我也有好多做的不对的地方。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他是为了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早出晚归,不计辛苦去挣钱的。只是,以前我忽视了这一点。”
“所以啊,从现在起,要回报你的父亲才行,不要让他再为你操心了。你看,肖校长讲的故事中,很多小孩的觉悟都没你的高,他们一直在误解父亲,最终给父亲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那样的父爱很伟大,但我相信我的父亲也能够做到。不过,我们还是不要有那么悲惨的遭遇,就这样平淡一点就好。”
“这么自信啊,今天就是父亲节了,你对父亲有没有什么表示啊?”
“我早就给我的父亲写信了,给他讲了很多平时我不会跟他说的心里话。在信中,我告诉了他,我把对他的恨全都写到纸上,丢到火盆里烧掉了。”
“这样算不算你跟父亲之间所有的不愉快都灰飞烟灭了呢?以后,和父亲相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记得跟父亲聊。很多时候父亲是因为太忙了,而没有时间像以前那么时时刻刻的管着你。再说,你也这么大了,父亲对你管束的放松也是想培养你的独立能力啊。”
“知道了,老师,你好啰嗦啊!我要走了,留点时间多给家里写信。”
看着他满脸“坏笑”的跑出教室,我的心也释然了。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是由缺乏理解造成的,相互沟通很重要,但在矛盾升级的时候,旁人的指导更加有效。读着学生写给父亲的信,我肯定肖校长这次举办的关于“父爱”的专题讲座是非常成功的,因为那盆火吞噬的父子之恨远远不止这一个,重拾父爱的人也决不止他一个。
(政教部教师:陈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