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长沙泽邦学校心理咨询师龚老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听懂孩子的话这个课题。
之前遇到一个家长,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只觉得在外面玩的朋友才是真的对他好,让家长很难受,觉得孩子把他在外面的朋友看得太重了,完全不想和家里人沟通。通过与孩子沟通了解到,其实孩子最开始的时候,是有想与家长沟通的,但是每次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迎接孩子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说教指责,所以渐渐的孩子有什么心里话,也不再想与家长沟通了。如果家长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首先家长需要学会听懂孩子的话,体会孩子的情绪,孩子才不会抗拒与家长的沟通。
为什么孩子会不想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
1、 在孩子想与家长表达沟通的时候,家长以“忙”“没时间”拒绝了孩子,孩子被拒绝了几次之后,也就不想再与家长表达了。
2、 家长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或者总是打断孩子说话。
3、 当孩子与家长表达他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家长非但没有理解孩子的情绪,反而还在批评指责孩子。
4、 家长给孩子讲太多大道理了,有时候一些道理,其实孩子是懂的、是清楚的,但是家长给孩子反反复复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大道理,孩子就会感到不耐烦,从而不想再与家长沟通。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听懂孩子的话的方法:
1、当孩子与家长分享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沉下心来,听完孩子说的话,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如果家长表现得不耐烦,或者总是打断孩子说话,孩子也不想再继续和家长说下去。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给家长说:“妈妈,我今天与同学发生冲突,打了同学,是因为……”,当家长一听到这,可能就直接说:“你怎么能打人,你不知道打人是不正确的吗?……”然后孩子就会听到一大段批评指责的话,根本没有听完孩子的话,孩子打人的确不对,我们也的确需要对他打人的行为做出引导,但是这样直接的批评,可能当场孩子能听家长的,但是之后发生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不会想和家长说了,因为孩子知道,如果跟家长说了之后,等待他的将是一堆大道理,我们可以先听完孩子的话,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也是为了之后能更有根据有事实的引导孩子。
2、当家长沉下心来听完孩子的话之后,需要体会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也是想从家长这里获得支持,当孩子与家长分享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的时候,孩子希望的是家长也能感受到他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体会他此刻的心情。比如孩子说:“爸爸妈妈,我上物理课的时候,真的听不太懂,真的好难啊!”家长说:“那说明你上课不认真,不然怎么别的同学都能听懂!”孩子如果听完家长说的话,可能也并不会感到开心,因为家长没有体会到孩子的烦恼,反而在指责孩子上课不认真,那这时候我们家长如何回应会比较好呢?家长可以说:“是的,我也觉得物理挺难的,而且有时候感觉上课听懂了,但是之后做题的时候,我却还是不太会做,你有没有尝试一些不同方法去学习物理呢?”。
3、家长在倾听时,注意面带微笑的去听,并且在倾听的过程中,最好没有同时做其他的事情,家长需要边听边给孩子回应,如“嗯?嗯嗯,是的,对对,我知道了……”,不然孩子如果在表达的过程中,没有听到家长的任何回应,可能会产生误会,觉得家长没有认真去听自己讲话,觉得家长很敷衍。
每个人都会有有烦恼的时候,当我们有烦恼想与别人倾诉的时候,我们希望对方能耐心的倾听,并且给予回应,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所以当别人来向我们倾诉的时候,他也是和我们拥有相同的心情,同样希望我们能认真耐心的倾听。祝我们都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