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1、产生成人感
初中生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进入早期成人,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他们对人、事、情感表达、行为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的信任和尊重。
然而,没有深刻而稳定的情感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缺乏社会经验。由于初中生的心理成人感和幼稚共存,表现出各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2、情绪丰富,易冲动
此时,他们逐渐从低级简单天真的情感活动发展到高级社会情感,表现为具有一定群体感、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渴望美丽理想的成熟情感。
然而,青少年的情绪往往表现为情绪兴奋、情绪紧张、情绪冲动、情绪不稳定、不成熟、波动失控。如果你遇到不满和矛盾,你很容易兴奋、愤怒和激情。在这一点上,男孩比女孩更明显。
3、有反抗心理
抵抗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人格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排斥一切外力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抵抗心理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和独立意识的产生。抵抗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有时态度强硬,行为粗糙,有时漠不关心,相对冷漠。
初中生家长如何教育?
1、引导儿童学科平衡发展
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注意孩子对各学科的精力分配,让孩子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等老学科,还要平等对待历史、科学等新学科,不能忽视一件事,失去另一件事。
学科的平衡发展是儿童学习成绩全面提高的关键。初中三年的学业负担逐渐增加。在此期间,一旦出现部分课程,就很难赶上和弥补。
2、尊重孩子的“狡辩”
每当父母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是会找到很多理由来证明他们的清白。此时,父母通常会愤怒地称孩子的行为为为“诡辩”,事实上,这不是诡辩,而是孩子对父母教育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