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1、情绪变得不稳定
青春期情绪丰富易变,活泼有活力,做事冲动,无法克制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情绪色彩强烈,自制力差。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面对批评和表扬,及时克服情绪不稳定的弱点。
2、自我评价低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自我同理心的开始阶段,所以一般来说,自我评价相对较低,经常感到困惑,导致自卑、自尊心下降等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自己的看法越来越现实,并意识到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好。
当孩子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害怕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更脆弱、更焦虑、更容易受伤,看到别人的指责或蔑视极其重要,产生过度的防御反应。
3、成熟的各个方面
青少年的身体、生理、心理逐渐进入成熟的高峰,情绪强烈丰富,思想创新,创造性思维,对成人生活有良好的需求和愿景,渴望成人生活,与他人沟通等。
但与此同时,在青少年成熟的道路上,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和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很可能会受到客观现实与想象的巨大差距和挫折,导致消极颓废和抑郁,这需要家长及时给予正确的启发和指导。
如何教育17岁的孩子?
1、调整情绪,多倾听
父母也应该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倾听。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倾听孩子的声音,作为朋友主动与孩子沟通,帮助指导孩子解决成长中的麻烦,谦虚地接受和关注孩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观察沟通
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父母应该反思与孩子的沟通是否有问题。大多数时候,父母需要跳出自己的角色,从第三方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叛逆问题,同理心,做出有限的适应。当孩子不听话,与父母发生冲突时,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待孩子冷静下来,然后沟通。
3、给孩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