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泽邦
教育方法
孩子问题
成长课堂
家长择校
招生简章
联系我们
免费求助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孩子问题 > 怕苦怕累 >

让孩子有效“吃苦”的几个方法,摆脱“畏难情绪”

今天,孩子们要正式上学了!回望过去的这一个寒假,我的内心总会浮现一种感慨:现在的孩子呀,都太幸福了!

1. 很少有特别饥饿的感觉,因为到处都是美食。只要孩子想吃,随时都可以获得。

2. 很少有流汗的感觉,因为到处都是空调。只要孩子觉得热,立刻就开启空调,连流汗的体验都变少了。

3. 很少有特别累的感觉,因为到处都是借口。只要孩子说累,我们就立刻停下来,想办法让孩子休息。

说真的,我很担忧,孩子在这样安逸舒适的生活中长大后,将来能够有多强大?未来的他们,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去迎接和面对呢?

于是,一天下午,我特意带着孩子们去荒山边劳动,开垦荒地,除草种地,采摘自己的劳动果实。

劳动的过程中,尽管孩子们遇到了虫、蛇,但也不害怕。他们锻炼了胆量,不怕脏,不怕累,收获真的不小!

9c745089686399276d421098ce690ab6.JPG

博士后妈妈有话说:

犹记起在这个春节期间,有一次我们去一个景点,没想到人山人海,等待入门的队伍排了足足有好几千米。于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有人抱怨、有人争吵、有人想插队,各种现象都有。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小孩可能有优待,但是我始终坚持让孩子遵守规则,坚持排队。因为我认为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考验我们心智的机会,是锻炼孩子耐心和意志力的重要学习机会。

那么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吃苦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主题,我们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思考与讨论究竟吃的是什么苦?

我看到网上有人为了刻意让孩子吃苦,就装得很穷,做什么都是“没钱”,告诉孩子自己没钱,让孩子只有一味地羡慕他人,这是不是就是让孩子吃苦呢?我以为,这不是吃苦的真正内涵。反而,从小我的父母都是努力让我们吃到别人吃不到的东西,努力带我们去看别人看不到的城市,这更加能激活我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第二,思考与讨论究竟为什么要吃苦?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希望孩子能成为具有刚毅品格的人。所以我很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让孩子吃苦。从孩子几个月开始,我们就把他放在地上努力学爬行,这几日外出旅行,无论是爬山还是涉水,我都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完,即便看到别人家是抱着、背着小孩子,我们也丝毫不动摇,因为我认为这些是他必然要经历的吃苦。或许随他长大了,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还要经历和体验更多的苦,我也会理解学校和老师。

总而言之,我以为的“吃苦”,就是要教育孩子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吃苦”,再加一个词,要“认真地吃苦”。

梁启超曾著文《最苦与最乐》启示我们,人生在世,人必须对生活尽责,尽责虽苦却乐。

作为一名现代家长,我想,需要提醒自己的是,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吃苦”,这种精神方是人类永存的根本。


上一篇: 孩子懒惰怎么办? 家长必看

下一篇: 没有了

在线求助

更多

资深名师

在线教您如何解决孩子性格叛逆、厌学、沉迷网络等问题?
向他求助

230人已求助

招生咨询

本校面向全国8-18周岁问题青少年,常年招生,签订合同!
咨询招生

230人已报名

热门资讯

更多

电话

微信

一键导航

免费求助
泽邦学校功能直达